在今天全球化大变局的漩涡里,并非都是输家。中国内循环战略的重大转变,由此“拱手相让”的订单、资本、财富、人才和产业链等,对很多国家就是一种“红利”。或者说,这一次,中国又为全球没有发生周期性的大衰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自己需要面对更大的长期需求不足的压力。
必须指出,改⾰开放之初,邓⼩平等⽼一辈领导⼈努⼒达成如下党内共识: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一定要搞改⾰开放;⽽开放和引进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因此,改善和发展对美关系,是改⾰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冷战格局下确保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
by yaweiliu
我一直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没变,这些必要条件包括:规模最大的统一大市场、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完整的产业链、最有韧性的供应链、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最多的高等教育人群、最多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最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官员、最吃苦耐劳的社会大众、稳定的社会秩序等等。
by 赵建
在今天全球化大变局的漩涡里,并非都是输家。中国内循环战略的重大转变,由此“拱手相让”的订单、资本、财富、人才和产业链等,对很多国家就是一种“红利”。或者说,这一次,中国又为全球没有发生周期性的大衰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自己需要面对更大的长期需求不足的压力。
by 赵建
世界正处于一个危险的边缘,并且可能会面临三个痛苦的、地震式的剧变。这剧变世所罕见,却不过是历史的循环,裹挟着颠覆世界秩序的宿命。
4月20日,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等国际研究院发表公开演讲。在演讲中,耶伦回顾了美中关系的发展历史,剖析了两国和全世界面临的挑战,
美中之间“经济战”早已如火如荼,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做好在这场战争中击败中国的准备。要在这场战争中获胜,
虽然中国自身的潜在经济增长前景依然良好,但是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悲剧正在发生。这个错误的经济政策是中国历史传统的一部分,而全世界对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准备还非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