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聚焦中国”有奖征文结果揭晓

堪萨斯大学的Graham Wilmot Revare
获得吉米·卡特最佳文章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Katherine Yang和Ann-Alice Ticha获得1990学院最佳文章奖,巴黎国际事务学院/北京大学的Jessie Yi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的Michelle Lai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余江蔓、叶林红获得鼓励奖。

/

余江蔓、叶林红:中美绿色前景:竞合并存下的政策调整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国,其合作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双边层面,更是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通过合作制定绿色领域的政策标准,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两国可以成为引领全球绿色发展的榜样。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升级,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汤名晖:金砖会议之后 「南北分岐」加速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金砖峰会」之后,原先东西对立的地缘政治格局将进一步转移,在萨赫勒问题的延烧之下,「南北分岐」的议题会继续分散西方的注意力。中国在「金砖峰会」新接纳的六个国家中有五个位处于「第三断层带」:非洲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印度洋沿岸的伊朗、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这将大幅拉近南北之间地缘竞逐的实力比,以及增加中国应对「去风险化」的韧性。

/

赵通:认知差异与中美关系

台湾海峡就是这种认知差异可能通过灾难性战争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个冲突爆发点。即便两国在中短期内不会爆发重大军事冲突, 但认知差异仍将是双边关系的一个长期问题,这是因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认知差异的缩小也是如此。

/

刘梦熊:问题在经济,根⼦在政治

必须指出,改⾰开放之初,邓⼩平等⽼一辈领导⼈努⼒达成如下党内共识: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一定要搞改⾰开放;⽽开放和引进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因此,改善和发展对美关系,是改⾰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冷战格局下确保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

/

第八届美中青年学者论坛将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举办

第八届美中青年学者论坛将于2023年8月29日到30日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举办,论坛的主题是“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中国国家与社会“(Chines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ime of COVID)。卡特中心为会议推荐了7位研究新冠大流行期间美中关系面面观的学者,他们将通过两个单元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