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通:认知差异与中美关系

台湾海峡就是这种认知差异可能通过灾难性战争表现出来的其中一个冲突爆发点。即便两国在中短期内不会爆发重大军事冲突, 但认知差异仍将是双边关系的一个长期问题,这是因为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认知差异的缩小也是如此。

/

刘梦熊:问题在经济,根⼦在政治

必须指出,改⾰开放之初,邓⼩平等⽼一辈领导⼈努⼒达成如下党内共识: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一定要搞改⾰开放;⽽开放和引进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因此,改善和发展对美关系,是改⾰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冷战格局下确保国家安全的根本要求。

赵建:请不要曲解我的文章

我一直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没变,这些必要条件包括:规模最大的统一大市场、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最完整的产业链、最有韧性的供应链、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最多的高等教育人群、最多的有经验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最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官员、最吃苦耐劳的社会大众、稳定的社会秩序等等。

/

赵建:谁在坐食“去中国化”的红利?

在今天全球化大变局的漩涡里,并非都是输家。中国内循环战略的重大转变,由此“拱手相让”的订单、资本、财富、人才和产业链等,对很多国家就是一种“红利”。或者说,这一次,中国又为全球没有发生周期性的大衰退,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自己需要面对更大的长期需求不足的压力。

谢卉:美国新生代“中国通”对华认知及其影响

如果说特朗普执政是中美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那么拜登执政将是美国对华新战略的重要形成期。当前,美国两党在对华新战略总体目标上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具体战术上,拜登政府如何实施与中国“竞争、合作、对抗”三者相结合的关系,还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政府任用的这一批新生代“中国通”,将发挥重要作用。

/

查道炯:芬太尼问题与中美的功能性合作

总而言之,在“芬太尼”等禁毒事业上,中方坚持专业性、功能性合作方向,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是否能像一些美国学者所预测的那样降低美国政界对中国的敌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国际禁毒交流与合作,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上守住道义高地,也同时为中国自身谋得与其他国家在毒品流通领域(包括流入中国的场合)的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如是,才能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

张一飞:面对美国的科技封锁中国怎么办

面对美国的攻击与赌博心态,中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超越与重塑。一是美国越趋封闭,中国越应开放;美国越趋结党,中国越应普惠;美国越趋破坏,中国越应建设。二是为对外合作创造更好环境,中国要一边不断降低他国对华科技合作的制度、规则和政策成本,一边加速提升他国技术、资金、人才流向中国市场的回报率与共赢感。

/

徐滇庆:“三个代表”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新中国第一代核心,他的旗帜叫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是第二代核心,他的旗帜叫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是第三代核心,他的旗帜是“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可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三个代表”的真正意义,更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从哪里来的?我在这里提供一个独特的版本,仅供参考。我无心哗众取宠,更无居功自傲之意。也许“三个代表”犹如黄河、长江一样,有多个源头,最终汇集到一起奔流向东,不妨一并拿出来,相互印证。

/

2023年中国人的国际安全观

CISS致力于通过研究阐释和传播中国理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2022年11月,CISS围绕“中国人的国际安全观”这一议题组织了民意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国民众对当前的国际安全状况以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看法都颇为乐观,对全球化高度支持,主张中国外交姿态应当积极进取。同时,随着年龄和学历层次上升,受访者的态度则变得更为谨慎或复杂。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