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盛刚: 晚清中国与今日美国

150多年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坚船利炮”开到中国东南沿海,目的是要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成为他们的商品市场,以便互通有无。150多年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将“坚船利炮”开到中国东南沿海,目的是要关上已经打开的中国大门,孤立与遏制中国的崛起。可以预见,如果中美注定一战,那么其对中国命运与世界的影响,将堪比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如果中国没有被打败,那么中国的命运显然会是不同的。所以,鸦片战争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当时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是最大的,最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那么,当时中英是否注定一战呢?中英一战是否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战争呢?战争的缘起与目的仅仅是为了鸦片贸易,还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从而使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廉价商品的市场呢?或者是为了争夺远东地区的秩序主导权呢?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主导的亚太经贸体系即朝贡体系分崩离析,不仅如此,在以英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新的世界体系中,中国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与半封建国家。无怪乎,晚清重臣李鸿章后来感叹到,中国之衰,在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即世界的经济中心已经从东方转移到西方;世界呈现“西升东降”的大趋势;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东方文明古国被半边缘化与边缘化。对此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曾经分析到:“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很可能造成一个国家命运的终结,而且这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除非文明的太阳围绕地球运行一圈,再回到原点。

对比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目前中美关系与之有许多相似处,但是一切又似乎倒了过来,因为中国变成了新兴崛起大国,美国变成了守成大国。美国是如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那么,中美一战是否是守成大国与新兴崛起大国的战争呢?近日,刚过百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中美两国都已“站在悬崖顶上”,如果紧张关系持续,台湾海峡可能爆发军事冲突。那么,到底是谁想要发动战争呢?是中国,还是美国呢?是中国想要挑战美国,以图阳光下的土地,还是美国想先下手为强,将中国崛起扼杀在摇篮里呢?答案显然一目了然。目前,美国口口声声讲中国是威胁,其目的就是想引发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与冲突,让他们相互牵制,相互对抗,相互消耗,而自己躲在幕后从中渔利,并且以和平者与平衡者自居,以此重新回到美国主导的分裂但平衡的亚太秩序。对于美国来讲这既是一个地缘政治框架,也是一个地缘经济框架,因为只要亚太一乱,资本与产业就会回流美国,亚太就会成为美国的市场,由此美国就会再次强大。难道不是吗?事实上,早在二战结束时,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就有一句名言,即“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统治了欧亚大陆;谁统治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控了整个世界的命运。”而要控制边缘地带,就要控制欧亚大陆的两端,就不允许在欧亚边缘地带出现国家或国家间的联盟,形成一个主导性的势力,从而威胁美国的安全。而要做到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欧亚大陆两端的主要国家处于对立与相互牵制的状态。所以,一个分裂但平衡的欧亚大陆是美国霸权存在的先决条件,它既是一个地缘政治框架,也是一个地缘经济框架。斯皮克曼将此战略称之为“和平地理学”。但是,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美国的“战争地理学”。

显而易见,在中英鸦片战争150多年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再次将“坚船利炮”开到中国东南沿海,目的不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而是为了关上已经打开的中国大门,他们要与中国“脱钩”,要去风险化,这无异于闭关自守,因为对于他们来讲,让中国加入WTO,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灾难。但是,问题是历史还能回到过去吗?闭关能够自守吗?难道他们不应感叹,他们之衰,在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吗?即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从西方转向东方;世界正呈现“东升西降”的大趋势;持续了将近500年的西方中心正在走向终结,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正在趋于民主化与扁平化。那么,是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动呢?对此,美国与西方国家显然没有准备好。

Latest from Blog

中美学术交流不应中断

学术合作能够产生广泛地外交和地缘政治影响,能够在日益复杂的全球背景下继续发挥稳定大国关系的重要作用。

乔桥:胡锡进跟纽时记者的饭局很重要

胡锡进说,关于台湾的事我们聊了很多。我表达的看法是,美台不要逼大陆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一旦走到战争那一步,我相信解放军能够一举拿下台湾岛,而且我不相信美军届时敢于直接军事干预。当然,军事行动之外,将出现极其复杂的局面,届时整个国际关系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大陆希望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美台不要把台海局势朝战争的方向逼。

风鸣:国会要弹劾拜登总统的前因与后果

弹劾调查炒冷饭,程序复杂而漫长,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各种招术都试过,大概率没戏。那就死拖,拖到大选,搞死搞垮拜登,搞不死搞不垮也搞臭。还有,拜登父子情深,往死里整儿子,让老子分心。

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也无需再尝试

毫无疑问,美国一直以来采取的制裁策略既未能阻止中国的技术发展,又未能在任何重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行为,而且大多数国家都不认为跟随这一策略符合他们的利益。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即使制裁已被证明无法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美国的内政将迫使决策者们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而不是更务实的立场。美国政府的手被束缚住了。因此,现在是美国对其外交政策重新进行重大评估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