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焦点”征文比赛正式开启

“中国焦点”征文大赛
China Focus Essay Contest

“中国焦点”2023年年度征文比赛正式开启,本征文比赛由“中国焦点”博客主办,复旦-加大当代中国研究中心,1990学社,卡特中心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共同协办。本届比赛共有两个主题,邀请就读于中、美两国的本科生、研究生 (包括毕业不到一年的学生) 任选其中一个主题,针对中美两国正共同面对的一些挑战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赛共将选出四篇优胜论文,两个冠名一等奖,分别为“吉米·卡特总统最佳论文奖” 和 “1990 学社最佳论文奖”,奖金额2,000美元,一到两个二等奖,奖金额1,000美元。有奖征文评委会将同时接受收中文及英文稿件。大赛组织方将在各自平台或出版物上发表获奖论文。届时,获奖者也将有机会获得额外奖励,与 1990学社专家合作,将获奖文章改编成教学材料,并在暑假期间应邀参与远程讨论,与相关专家面对面讨论获奖论文。

征文比赛题目(二选一)

题目一: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到沿线国家?请选择一个参与此倡议的国家,评估该国与中国关系的演变, 分析双方在哪些方面从“一带一路“项目中获益,并讨论“一带一路”在该国政治、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最后,请分析此案例在广泛地缘政治方面的意义?

题目二:减少碳排放是中国与美国的共同目标,然而当下两国的政策于对方的“绿色产业”都有所歧视。在此情况下,中美双方是否能够从中央/联邦到地方对各自的再生能源政策做些调整,以促进双边合作,并为全球减排作出贡献?

征文比赛资格和其他要求

参赛者须于2022至2023学年度在中国或美国大学注册或有学籍 (包括毕业不到一年的学生)的学生。比赛对本科生、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开放。如果征文稿由多位作者共同撰写,则奖金须平分。

稿件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中、英文皆可。征文长度不超过英文2,500字、中文3,000字。文体属非学术论文,但必须有理有据,应以专栏形式撰写,酌情提供参考文献,但无需详细脚注,可以参照长篇时事评论或往届获奖征文。

有奖征文评委会由“中国焦点”顾问团队,包括复旦 UC中心和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教授和其他中美关系问题专家担任。

提交截止日期

2023年4月21日。

优胜者奖励

一等奖:吉米·卡特总统最佳论文奖 (一名,2,000美金 )

一等奖:1990学社最佳论文奖(一名,2,000美金 )

中国焦点征文二等奖:1,000美金 (最多两名)

往期获奖作品
如何参赛
  1. 在截止期限之前,将稿件存为PDF格式,寄至chinafocus@ucsd.edu,文件名“CFContest-LastName”

  2. 征文必须由学校官方电子邮箱寄出

  3. 除去文章本体,请于稿件首加上一页封面页,并包含以下信息:

    • 文章标题

    • 作者姓名

    • 所属学校

    • 当前所修学位

    • 国籍

    • 个人简历 (3-4句话即可)

    • 永久个人电子邮箱(非学校官方邮箱)

    • 你从哪个渠道听说此次征文比赛

若有其他问题,请咨询chinafocus@ucsd.edu。

Latest from Blog

风鸣:国会要弹劾拜登总统的前因与后果

弹劾调查炒冷饭,程序复杂而漫长,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各种招术都试过,大概率没戏。那就死拖,拖到大选,搞死搞垮拜登,搞不死搞不垮也搞臭。还有,拜登父子情深,往死里整儿子,让老子分心。

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也无需再尝试

毫无疑问,美国一直以来采取的制裁策略既未能阻止中国的技术发展,又未能在任何重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行为,而且大多数国家都不认为跟随这一策略符合他们的利益。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即使制裁已被证明无法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美国的内政将迫使决策者们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而不是更务实的立场。美国政府的手被束缚住了。因此,现在是美国对其外交政策重新进行重大评估的时候了。

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第三党势力

民调显示,对于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有47%的人表示他们会考虑投票给第三党候选人。如果将支持第三党的人群分类,那么有64%的独立人士,38%的共和党人,以及35%的民主党人考虑给第三党候选人投票。由此可见,在2024年,第三党对于选情的影响之大可能会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次大选。

还有10天卡特总统就99岁了 请送去你的祝福

还有10天美国第39届总统吉米·卡特就99岁了。卡特总统的生日是10月1日,刚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卡特总统常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跟我一起庆生,这是莫大的荣幸。

迈克尔·贝克利:为什么美国和中国将成为长期的竞争对手

遏制政策不一定会导致暴力冲突。竞争可以促使美国和中国参与技术竞赛,推动人类知识的边界,并创造新的解决跨国问题的方案。这也可能意味着两国通过和平手段,如经济援助,来拉拢相同利益的集体,扩大各自的地缘影响力。这种竞争比占据现代历史大部分时间的 “大国竞争”更具良性。一个和谐的国际体系的“一体化”的梦想在当下可能有些难以实现,但这并不排除两个竞争国家之间存在和平但紧张关系的可能性。在这种竞争中,遏制中国将涉及严重的风险和成本,但这是避免更加破坏性的冲突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