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片看习近平的“成长”和“领导”之路

【编者按】20221025日,新华网发表长篇通讯“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通讯说,“自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0年来,中国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经济总量从54万亿元跃至114万亿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通讯还说,“作为中共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肩负重任。他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践10年前许下的中国梦诺言,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领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篇通讯同时发布了20多张习近平的照片,时间顺序为从1960年代在陕北“上山下乡”,到20221016日在人们大会堂做20大政治报告。本站特转载新华发布该通讯配发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以飨读者。 

这是1973年上山下乡时期,习近平(左二)在陕西省延川县。新华社发

这是1983年,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新华社发

这是1989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机关千余名干部到宁德县南漈水利工地参加清沟排障修整水渠劳动。新华社发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唐荣斌老人一家。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3年6月3日,正在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走访当地农户萨莫拉一家,与他们亲切交流。新华社发(张铎 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族村民石拔三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6年6月19日,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参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时,来到员工食堂同工人交流互动。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8年9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桌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和论坛共同主席国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分别主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同参加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的中外居民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法律草案的意见征集工作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12月17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这是仪式结束后,习近平登上山东舰,检阅仪仗队。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20年1月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习近平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居住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茶园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广东省深圳市莲花山公园远眺特区新貌。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在福建省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2年2月4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宣誓就职。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时,向各族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在辽宁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2年10月23日,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这是习近平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Latest from Blog

风鸣:国会要弹劾拜登总统的前因与后果

弹劾调查炒冷饭,程序复杂而漫长,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各种招术都试过,大概率没戏。那就死拖,拖到大选,搞死搞垮拜登,搞不死搞不垮也搞臭。还有,拜登父子情深,往死里整儿子,让老子分心。

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也无需再尝试

毫无疑问,美国一直以来采取的制裁策略既未能阻止中国的技术发展,又未能在任何重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行为,而且大多数国家都不认为跟随这一策略符合他们的利益。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即使制裁已被证明无法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美国的内政将迫使决策者们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而不是更务实的立场。美国政府的手被束缚住了。因此,现在是美国对其外交政策重新进行重大评估的时候了。

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第三党势力

民调显示,对于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有47%的人表示他们会考虑投票给第三党候选人。如果将支持第三党的人群分类,那么有64%的独立人士,38%的共和党人,以及35%的民主党人考虑给第三党候选人投票。由此可见,在2024年,第三党对于选情的影响之大可能会超过之前的任何一次大选。

还有10天卡特总统就99岁了 请送去你的祝福

还有10天美国第39届总统吉米·卡特就99岁了。卡特总统的生日是10月1日,刚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卡特总统常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跟我一起庆生,这是莫大的荣幸。

迈克尔·贝克利:为什么美国和中国将成为长期的竞争对手

遏制政策不一定会导致暴力冲突。竞争可以促使美国和中国参与技术竞赛,推动人类知识的边界,并创造新的解决跨国问题的方案。这也可能意味着两国通过和平手段,如经济援助,来拉拢相同利益的集体,扩大各自的地缘影响力。这种竞争比占据现代历史大部分时间的 “大国竞争”更具良性。一个和谐的国际体系的“一体化”的梦想在当下可能有些难以实现,但这并不排除两个竞争国家之间存在和平但紧张关系的可能性。在这种竞争中,遏制中国将涉及严重的风险和成本,但这是避免更加破坏性的冲突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