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打赢台海之战吗?

《华尔街日报》8月10日发表一篇题为“华盛顿智库兵棋推演显示美台能抵御中国攻台”的文章。

智库是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它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做台海爆发战事的推演,上周在佩洛西访台之后的推演是总共22轮推演中的第17次,显得有特别的意义。

五角大楼、美国军情机构及类似兰德公司都在做这样的推演,CSIS是唯一的公开推演。来自CSIS、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海军战争学院(Naval War College)的专家花了两年时间共同设计推演的程序和软件。这次推演与美国国防部进行的机密推演类似。

这次推演预设的情境是:2026年中国决定攻台,而美国决定对此实施军事干预。日本也参加了干预。

推演聚焦以中国和美国为首的双方如何对对方的行动作出反应,以及各种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使用。

推演不包括双方是否会使用核武器的情况。

这次推演的焦点是中国的“武统”可能对整个印太地区造成多大程度的破坏,以及台湾及其干预大陆“武统”的他国军力会对北京方面的军事力量构成多大的挑战。

推演以对美国不利的假设情境开局:美国被欧洲的一场危机分散了注意力,从而拖慢了向太平洋地区增兵的速度。与此同时,台湾的反应能力因中国的信息战和破坏行动而受到了阻碍。

这次推演一共进行了7个小时,参加推演的都是各智库的研究人员和一些退役的政府官员和军官。

推演的结果显示:

  • 尽管中国军力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它在100英里(约合161公里)宽的台湾海峡发动一场两栖入侵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 中国军队攻击台湾之前向美国在日本的空军基地和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攻击群发射弹道导弹,摧毁了几个喷气式战斗机中队,击沉了航空母舰和其他美国船舰只。
  • 随后,中国在台湾的东海岸部署了一条由水面舰艇组成的防御警戒线,并轰炸了该岛的基础设施,以干扰台湾的地面部队的行动。
  • 最后,中国22,000人的部队在台湾东南海岸登陆,并缓慢向北作战,希望夺取一个港口或机场,同时避免进入城市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巷战。
  • 中国军队占领了台湾岛的三分之一。
  • 随着战争的持续,美日的优势开始显现。解放军也没有足够的远程弹道导弹对抗美军依然强大的空中和海上兵力。尽管船只、飞机和人员损失惨重,美军得以轰炸了中国的多个港口,清除了中方舰艇组成的警戒线,并成功攻击北京方面的弱点——向台湾运送部队和物资的两栖船只。

推演结果:美军与台军及其他盟国联合作战可以守住台湾岛,但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台湾经济将被彻底摧毁;美军会受到重创,需要多年才能恢复元气;美国的全球影响力会受到影响。

这次推演的召集人、CSIS的高级顾问Mark Cancian说:“这次推演得出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在大多数假设情形下,美国和台湾能够成功地对台湾进行防御。这与许多人的印象不同。”

包括美国退役空军准将Paula Thornhill在内的一些参与推演的专家说:几年之前,没有人认为大陆会对台湾动用武力。开展这样交战推演有时会被指责为“战争贩子”。但眼下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悍然侵略,中国军方在佩罗西访台之前的强烈宣誓和之后的高调“报复”,中国媒体紧锣密鼓的舆论攻势,这些都让人觉得台海爆发战事的可能性很大。

他们还说,台海一旦发生军事冲突,参战各方都将遭受重大创伤,与其说打成平手,不如说是没有胜败之分的“多败俱伤”。

Latest from Blog

中美学术交流不应中断

学术合作能够产生广泛地外交和地缘政治影响,能够在日益复杂的全球背景下继续发挥稳定大国关系的重要作用。

乔桥:胡锡进跟纽时记者的饭局很重要

胡锡进说,关于台湾的事我们聊了很多。我表达的看法是,美台不要逼大陆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一旦走到战争那一步,我相信解放军能够一举拿下台湾岛,而且我不相信美军届时敢于直接军事干预。当然,军事行动之外,将出现极其复杂的局面,届时整个国际关系都将面临严峻考验。大陆希望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美台不要把台海局势朝战争的方向逼。

风鸣:国会要弹劾拜登总统的前因与后果

弹劾调查炒冷饭,程序复杂而漫长,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各种招术都试过,大概率没戏。那就死拖,拖到大选,搞死搞垮拜登,搞不死搞不垮也搞臭。还有,拜登父子情深,往死里整儿子,让老子分心。

美国无法遏制中国的崛起,也无需再尝试

毫无疑问,美国一直以来采取的制裁策略既未能阻止中国的技术发展,又未能在任何重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行为,而且大多数国家都不认为跟随这一策略符合他们的利益。然而,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即使制裁已被证明无法实现美国的政策目标,美国的内政将迫使决策者们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而不是更务实的立场。美国政府的手被束缚住了。因此,现在是美国对其外交政策重新进行重大评估的时候了。